盛棠是学美术出身,对“晕染法”十分熟悉,也是绘画里最常见的。
所谓晕染法又叫做天竺遗法。
敦煌有些石窟里的壁画除了使用传统染色法外,还普遍使用这种晕染方式。除了莫高窟的254、297等,像是西千佛洞北魏的第7窟和北周的第8窟都有这种绘画方法。
这是色阶的运用,大体的意思就是利用同一色度呈现出不同的色阶,由浅入深或由深入浅形成明暗关系,呈现出阴阳向背的立体感,所以不少人又把这种方式叫做凹凸法。
是由西域传到新疆地区,到了敦煌后,当地画工经过改良应用,发展成多层次叠晕式圆圈晕染,主要用在人体面部上,使得壁画中的人物面部更加立体化。
祁余眼前的那幅壁画位置十分刁钻,上头是天女图,左下方又是沈瑶耿耿于怀的乐舞图,偏偏就是那里用了渲染法,虽说只是一小部分,但从盛棠这个位置看过去,那一小块的壁画图样就跟陷进去了似的。
祁余在跟江执说话。
“不少修复师在北魏壁画上都陷入误区,总觉得北魏壁画的画线粗犷,造型粗壮,但是从这幅壁画里能看出来人家形体线很细致啊,画风也挺优美的,就是这晕染法好像不单单用在面部和人体上呢?”
江执说,“跟254窟的不一样,棠小七,远光熄了。”
盛棠照做。
窟内暗了不少,脚架上的光源开着,映得局部画面清晰,连同破损和病害部分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shongshu.com
(>人<;)